发布日期:2025-07-29 22:53 点击次数:109
三谋武将大讲堂之 刘备·携民渡江
前言:
刘备的续航能力算得上第一梯队,而他为队伍所提供的驱散负面以及清醒能力,则奠定了他黄金辅助的地位,使他注定成为常青树武将之一。
武将定位:辅助/续航 主战法:携民渡江
指挥类战法,具备三段效果:
第一,拉高全体统率。
第二,恢复全体兵力。
第三,驱散1次负面。
首先第一段效果,拉高全体统率,即让全体具备更高的防御能力,因为统率能直接影响敌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数值,但是,由于游戏中存在【避其锐气】这种百分比减伤战法,以及【锐不可当】这种百分比增伤战法,所以两相比较之下,统率带来的防御提升可以说微乎其微。
就提升的这些统率而言,对某些武将战法的增益会更具价值。
比如徐盛战法百里疑城的的抵御概率、治疗战法同舟共济的治疗率,这些都会受统率影响,但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数值不高。
……
而第二段效果,恢复全体兵力,则是非常优秀的治疗能力,指挥类稳定回血。
至于第三段效果,驱散1次负面由于频率较低,在面对高频率施加负面的阵容时没什么意义,但如果面对夏侯惇这种武将、战法则有奇效。
我们可以看到,夏侯惇具备让我们造成伤害降低30%的能力,而这并不属于控制类效果,所以“清醒”是没办法免疫的,但能够被“驱散”。
(PS:清醒属于增益效果,能够让武将具备清醒能力,免疫控制状态;而驱散属于是类似祝福的效果,能驱散武将所有负面;控制状态属于是负面的一种,但负面所涵盖的不止于控制状态)
综上所述,其实就战法本身而言,携民渡江只是个中规中矩、没有突出亮点的辅助类续航战法,但是,刘备的金韬略《仁义论》让携民渡江产生了质变。
《仁义论》中附带了一段效果,刘备每造成4次治疗,就使随机一名队友获得1回合的清醒,即是让所有控制状态暂时失效。
Ps:4次治疗指的是针对队友,新手玩家很容易出现误区,即携民渡江本身就具备4段治疗频率,一次全体治疗=3段,一次针对血量最低武将治疗=1段。但实际上全体治疗=2段,因为刘备治疗自己并不构成触发仁义论清醒效果的频率,必须是治疗队友。
所以,想要稳定每回合触发仁义论的清醒,刘备自身最好携带一个治疗战法来叠加频率。
而相对来说,刘备的另一本金韬略《国志汉书》就显得有点鸡肋,因为《国志汉书》的意义很简单,让刘备的配将思路更宽广,不局限于蜀国。
但前提是,如果刘备没有《仁义论》的效果,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三谋的续航是把双刃剑,回血能力越强,往往意味着这个队伍的战损越大,也意味着爆发能力、或者说连穿能力越弱。
所以,刘备最大的特色——稳定续航,其实并没有那么关键,更关键的还是驱散负面,利用《仁义论》的稳定清醒能力,来反制控制体系。
比如让郭嘉这种慢速武将,就算慢出手导致被人家施加技穷效果了,也有机会通过清醒来免疫技穷、继续发动战法。
或者让黄忠这种爆发武将,具备更稳定的持续性输出能力,不用担心被控住。
包括桃园的缘分效果,官方也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桃园的价值在于反制控制体系。
第三回合时,刘备、关羽、张飞在行动前,直接驱散自身所有负面状态。
注意,是行动前,而不是回合开始时,等于三人各自带了个清醒,不怕被你控住,反正轮到我行动,我身上的负面状态会全部驱散。
这对关羽和张飞来说,非常关键,顺风继续猛打,逆风则有机会逆转局势、反手控住对面,攻守异形。
所以说,携民渡江所提供的三段效果,拉高统率的意义是最小的,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续航能力是优秀的,但并不是最关键。
真正的核心,在于驱散负面、在于稳定挂清醒。
刘备的重要性,与其说体现在稳定续航上,倒不如说体现在反制控制体系伤——驱负面、挂清醒,才是刘备的核心价值。
配置思路:
老规矩,标红的战法与韬略,是奠定队伍强度的基准线,未标红的则可以借鉴或者灵活更换。
避其锐气是整体坦度的保障,刘备携带忘私相助或者青囊急救,是确保每回合都有足够的治疗队友的频率(4次)来触发《仁义论》的清醒效果,而兵令的两次抵御,是贯穿整个游戏都非常有价值的防御手段。
张飞方面,威名显赫增加续航能力,新亭侯刀铭确保百分百发动万人之敌,提供稳定的畏惧施加来联动关羽的主战法,让关羽能把发动率拉得更高。
所以,这也意味张飞必须先于关羽出手,确保先攻比关羽快,再去加武力。
至于关羽,毫无疑问,他是整个桃园体系最关键的一环,是决定胜负手的核心所在。
优秀的输出能力持续打击对方,通过发动自身主战法来叠加主动战法的发动率,以及三本韬略进一步拉发动率、形成正向循环,这让原本只有40%发动率的水淹七军,具备更高的发动概率、更大的价值。
而打出水淹七军后,一旦控住对面,往往就奠定了战场优势。
这里张飞我并没有选择给战八方,有些已经进阶、对战法有一定了解的玩家估计会觉得奇怪,关羽主战法提升发动率,不是需要战八方来提供畏惧联动吗?
确实,敌人处于畏惧状态,能让关羽发动主战法后,提升更高的战法发动率,但是佩带了《新亭侯刀铭》这本金书的张飞,已经具备了100%发动主战法万人之敌,而万人之敌本来就具备挂畏惧的效果。
100%发动,只要没被控住,就必然打出畏惧buff给关羽联动,而如果张飞被控住了,战八方自然也打不出来,所以我选择了斩将夺旗这个战法,具备断粮效果压制敌人续航,以及:
联动关羽的逃兵追伤机制。
当然,水淹七军本身也具备控制能力,但这毕竟是个需要准备一回合的战法,控制的覆盖频率不够高,张飞佩带控制战法,则能让敌人在受到【威震华夏】的战法伤害时,有更大的概率处于控制状态、从而触发【威震华夏】的逃兵追伤。
如果没有斩将夺旗,也可以考虑其他控制战法,如料事如神、屈人之兵、束手无策也未尝不可,这队的核心输出位是关羽,严格来说张飞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不用执着于必须携带兵刃输出类战法。
而战八方也是合理的,我们配置阵容的时候,往往都不会有唯一的答案,了解原理、根据已有战法灵活变通才是关键所在。
……
……
规避流派:
搭配诸葛亮、赵云,利用赵云的规避型防御,以及诸葛亮自身的坦度,在阵容本身防守能力与伤害能力都较强的情况下,刘备进一步拉高续航。
赵云的防御方式主要依赖于规避概率,而非单纯的统率,所以虽然作为前排,依然建议加武力,配合锐不可当拉高伤害上限,成为队内的输出核心,金韬略《神勇》是规避率的保障,非常关键。
诸葛亮作为法系大核,利用狂风大作联动草船借箭,触发更多出伤频率,金韬略《出师表》能有效提高队伍的坦度与输出能力。
在这队中,清醒的价值相对较小,因为赵云和诸葛亮都是免控类型的、攻守兼备的武将。清醒的唯一价值,就是反制对方给我们挂虚弱,降低我们的输出能力。
……
……
定军弓:
搭配黄忠、张飞,这队的意义是,张飞的金韬略能百分百发动战法,稳定给对面挂畏惧,从而让黄忠每次追击都稳定打出巨额伤害。
属性配比20%先攻的意义,在于相同阵容很多时候都是比拼先手,即谁先出手就具有先把对面干掉的可能,一定值的先攻配比,能让我们的阵容在内战的时候具备一定优势。
但很显然,这队的防守能力就偏低,所以战法上,队伍必须配置像避其锐气这种防御战法,也就出现了有玩家给张飞带轻装驰援、横征暴敛的情况。或者攻其不备,以技穷对方的方法,来阻止对方输出。
刘备在这队中的清醒,就显得非常重要。
无论是挂给张飞还是黄忠,价值都是很高的,能有效反制控制战法,让他们能够稳定进行输出。
……
……
马超和徐庶同理,思路与黄忠类似。
相较而言,马超这队更侧重于输出爆发,依赖于势如破竹叠高暴击概率,依赖于张飞先手打出指点乾坤,让马超借刀造成伤害。
徐庶这队则输出能力稍逊,但具备控制能力,除此之外,同样是利用指点乾坤借刀,徐庶的三本韬略能让武力与智力产生质的飞跃,再叠加锐不可当的破甲与增伤,让徐庶成为一台妥妥的出伤机器。
……
……
至于搭配甄洛、郭嘉,这队我没在置顶图上推荐,但值得聊一聊。
主要原因在于,郭嘉和甄洛有更优解,而我也更建议三皇优先考虑搭配同阵营武将,这样全队会有额外的5%全属性增益。
但刘备和郭嘉的搭配,能很好地展开刘备的一些优点与劣势。
甄洛与郭嘉的组合由来已久,最开始的搭配是曹操、甄洛、郭嘉,但由于郭嘉先攻太低,出手太慢一直为人诟病。
在他出手之前,要么被对面秒掉了,或者压残了血线导致伤害骤降(兵力会影响伤害高低),要么被对面控制住了,导致哑火,发动不了战法。
所以,哪怕郭嘉在甄洛体系中的爆发能力很强,由于先攻太慢带来的不稳定性,让他得不到上场的机会,而刘备挂清醒的效果,无疑抬了郭嘉一手。
可惜的是,刘备并不像后续赛季中、三仙体系里的的于吉,无法锁定这个清醒挂给同排,具备一定随机性。
如果挂给甄洛就废了。
……
……
刘备的思路基本就是这样。
一名出色的医疗兵,本身并不具备防御能力,只能在坦克队中保续航、反制虚弱;在爆发队中保续航、反制所有控制,拯救部分慢速武将。
续航,是刘备的主要作用,清醒、驱散负面则是刘备的命根子,是刘备得以登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