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横店“20万群众演员”现状:懒人乐土,单身汉天地,“疯子”乐园
横店“20万群众演员”现状:懒人乐土,单身汉天地,“疯子”乐园

发布日期:2025-08-01 06:11    点击次数:143

【引言】

横店,这个全球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吸引了数不清的追梦者前来一展拳脚。这里曾创造了赵丽颖、王宝强等逆袭传奇,也制造了数以万计的日常群演。数据更是令人咋舌,据保守估算,每年约有20万人涌入横店“打工”,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3万。然而,这20万人当中,真正能活跃在镜头前的仅有不到1万,更多人仅仅是“混个身影”。年轻人带着希望而来,却往往在走出网吧的时候,脸上写满了失落:——“这碗青春饭,真的能吃得下吗?”

【第一高潮】

横店的群演生态,就像两极分化严重的竞技场。一边是偶像剧、宫斗剧、抗战剧的主角们光鲜亮丽,站在镁光灯下掀起全民讨论。另一边,则是默默穿着铠甲躺在泥地里的群演们,日薪135元,工作超时不过每小时加13块。135块钱意味着什么?恐怕只是网吧套餐的一晚消费而已。

那些穿越时空替古人挨枪子的“死士”、累到虚脱还坚持演“尸体”的演员,他们挣扎在最底层,脑海里却充满了“有人看中我”的幻想。然而事实是,成为一名特约演员的概率不到0.5%。那些带着梦想的死忠粉,被现实狠狠拍在沙滩上的例子数不胜数。什么时候可以熬出头?——没人知道。而即使熬出了头,这一行的前景又如何?

【发展过程】

横店群演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类似的背景:学历不高,家境一般,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他们能来的原因通常都很简单:工厂倒闭、小生意失败,或者婚姻破碎。张哥是个典型例子,保定过来的他,过去在北漂时做过装修、跑过外卖,也梦想着自己能在银幕上被人记住。但是这几年,他最拿手的“角色”,居然是“死尸”。“让我演死人,行!可是长年白天黑夜翻来覆去躺着,我真是腻了。”他说着,“回去?家也没了,人就靠这儿混口饭吃。”

群演的收入微薄,生活环境更是“真实得让人伤心”。东门外的网吧终年爆满,群演一边抢戏,一边用40块钱租来的黑窝棚床偷空合眼。睡醒了,枕边是泡面袋和拖拉机一样响的呼噜声。以至有行内人调侃:“这里是懒人乐园,也是单身汉天地。”有些年轻姑娘却苦笑着反驳:“还乐园,可别天真了,每天这么拼,工资低,还得担心骚扰。”一个激烈的生存矛盾浮出水面:连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很难满足,何谈所谓的不忘初心?

【第一低潮】

有段时间,人们以为短剧的红利,给横店的群演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024年短剧市场极速升温,日薪一度飙到四五千。然而仅半年的喜悦后,成批短剧制作方因“雷剧质疑”和“审查趋严”而大规模撤退,留下满地狼藉。从那之后,短剧日薪直线下滑,到了2025年,只剩下90块一天。那些放弃群演圈去拍短剧的演员,又跌回了现实,一无所获。

即便是群演群体内部,也充满了不公平现象。男性往往承担最危险、最苦的角色,比如士兵、武打、马战,冷到晕倒也只能自认倒霉。而女性群演,虽然体力活相对少,但很多时候,她们的难处更隐秘。一个女群演透露:“虽然导演说自己去化妆,但实际上,不少人为了蹭到重要镜头,还得自己掏钱买假发、高跟鞋。如果关系不到位,偶尔能从‘特约’忽然被打到后排,那对我们真是泼冷水。”

政策方面并非没有尝试规范。2024年底横店出台了一份文件,严禁剧组超时拍摄,要求保障群演权益。然而戏里戏外的残酷现实告诉他们,纸质文件可能会写得很好看,但对生活的改变却寥寥无几。比起长期坚持拍戏,看着距离梦想越来越远的镜头,更多人选择放弃,彻底逃离横店。

【第二高潮】

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人铆着一腔孤勇,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只要忍一时难,就能熬过寒冬”。然而现状可并不乐观:即便你咬牙捱过几个没戏可拍的淡季,一次抽考都可能让你的梦想离你远去。

横店群演的晋升通道异常狭窄。据说要想从普通群演升到特约,需接受公会的“考核认证”。有位从山东来的小伙子,家里都称他是文艺天才,但站上考核的舞台时,却因为场分的站位太慢而被一票否决。再想获得第二次机会,最快需要半年时间,而半年里没戏可拍,意味着他连吃饭钱都成问题。

另一件值得深思的是,镜头前耀眼的主角们,其实与群演世界确如云泥。统计显示,2024年主演们单集片酬动辄三百万起。但剧组给群演的预算,却不足影片预算的3%。一个顶流男演员参演的剧集中,群演们只是装饰背景的一部分,只需在场地上“站着不动就行”。导演甚至连一句台词都不用给他们。

【第二低潮】

有人说横店是梦想者的天堂,也有人说它是疲惫的牢笼。后者可能更能概括群演的困顿现状。影视公会其实也做过一些努力,在2025年推出了所谓的“职业演员认证”,这无疑是一种肯定。然而事实却是,即使你通过了考核,饰演角色的机会也是可遇不可求。剧组决定一切,他们更看重熟人关系,一个“老熟脸”往往更能接到戏。而群演背后的利益链依然坚不可摧。

许多人另谋出路,有人去短剧当临时演员,有人转做直播,卖戏服、卖道具,还有人参与创业培训,尝试当导演,但结果令人欣慰的不多。因为直播平台的限流收紧,他们的流量最终像泡沫,转瞬即逝。这里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同,却耦合着相似的无奈。

【写在最后】

所以,为横店的群演提供一个更公平、更规范的环境真的很难吗?政策实施和执行之间鸿沟不小,“保障拍戏环境”从纸面到现实总是遥遥无期。确实,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但靠牺牲基本权益来撮合梦想,似乎不仅是群演的悲哀,更是横店的隐痛。人们在高谈论阔逆袭的励志电影时,多少忽略了那些每天蹲网吧刷消息、化腐朽为生活的无名之辈。他们追逐明星光环,却常常注定无光可享。

【小编想问】

那么问题来了:横店群演究竟是不思进取,还是为微薄薪资所困?在这场名利场的角逐中,到底是环境复杂,还是个人能力不足?你是否觉得,这一职业群体的困境值得更多关注?留言区告诉我你的看法。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