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2 14:18 点击次数:89
“毛主席对我这辈子影响老深了,教导也特别多。”这是毛主席堂侄在晚年回忆这位伟人时,满怀深情讲出的话。
大家都晓得,在那战火纷飞的年头,毛家好多有志向的人,都为了革命大业,年纪轻轻就丢了性命。毛远耀是毛家唯一一个活到一百多岁的老人。
他身上有啥革命故事呢?在那么艰苦的年月,他跟伟人又有啥关系呢?
说起“小上海”这几个字,可能好多人一下子都想不起来说的是哪儿,实际上指的是以前的湖南衡阳。
1944年以前,湖南衡阳有个美称。可打1944年起,这个漂亮名号就彻底没了。
自打保卫战开始后,衡阳原先的热闹劲儿全没了,到处都是破墙断壁,一片凄惨景象。到1949年,有个特别能干的人来这儿工作,这人就是毛远耀。
从到衡阳的头一天起,毛远耀看着这座变化很大的城市,心里感慨万千。他明白,自己身为衡阳市委书记兼市长,责任特别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衡阳比以前强得多。
为了能快点规划建设衡阳,毛远耀天天亲自跑遍每条街道查看地形,小胡同都不落下。那时候,好多衡阳老百姓都被这位新市长的工作劲头给打动了。
没过多长时间,毛远耀就搞出个城市道路修建计划,毕竟要致富先修路嘛,这对推动城市发展可是不能少的办法。
所以他就打算把原来弯弯曲曲、七扭八拐的小道都给拓宽加长。衡阳市民知道新市长这个规划后,每个人都一个劲儿地夸赞。很快就有好多人给这条新修的路取了个名,叫解放路。
这条路的名儿,意思就是老百姓生活彻底“大解放”啦,往后要迈向新未来咯。
毛远耀听了也挺喜欢,马上就定下来,把新拓宽延长的路叫“解放”。打那以后,解放路这个名儿就一直没改过,还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在解放路开工前,毛远耀跟着专业队伍把沿线仔仔细细查看了一番。一开始定的解放路宽度是26米,这事儿好多部门领导都点头同意。
但毛远耀觉着这样不行,他寻思解放路都成衡阳的主干道了,看事儿不能光盯着眼前,得有长远的建设思路,随后就决定把路宽规划到32米。
眼瞅着啥都商量好了,就准备大干一场了,结果众人碰到个大麻烦——钱不够。因为省里的财政没法给衡阳额外补贴,这难题最后还是得衡阳市长毛远耀来解决。
实在没辙了,毛远耀只能在工商界四处奔走,盼着大家能捐钱搞修建。人家可是堂堂的市长,却能这么放低姿态到处求别人,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这谁能不佩服呀!
后来资金不够了,毛远耀就动员各地机关干部来义务干活,他自己带头干,扛着水泥、拿着铁锹,在施工的路上忙乎得满头大汗。
在修路铺道的时候,毛远耀得充当调解员,给那些要拆迁搬家的市民做思想开导。还反复跟他们承诺,一定会全力解决住房和所有生活方面的需求。
解放路修了一年多呢,上世纪50年代搞的这建设,规模可不小。1957年全国城市建设开交流会的时候,这条路还被当成典型,详细介绍了一番。
衡阳老百姓走在这条又宽又直的大道上,个个都夸赞。毛远耀对这条解放路感情那叫一个深。要是没有他的付出,估计很难有现在这新样子。
咱中国向来有句话叫“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啊,每个衡阳人一走到解放路上,就会想起毛市长当年修这条路的时候,在路两边累得满头大汗辛苦干活儿的样子。
毛远耀在衡阳虽说只干了三年零八个月,但他给这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当然啦,毛远耀可不只给衡阳做了贡献,咱国家建设里,他也立下了大功劳。
毛远耀是湖南韶山那旮旯的人。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学历不咋高,小学六年级就不念了。好在他爸是个乡村老师。
他老在父亲身边待着,不知不觉就接触到好些挺先进的想法。后来听说堂叔毛主席在革命上的那些成就,心里头那敬佩劲儿别提多足了。
1925年,毛主席到韶山搞农民运动,毛远耀觉得终于有机会能跟堂叔更近一步了。他特别积极,一心想参加这运动,可最后因为年纪小,没能去成。
但毛远耀没因此灰心,1926年,他靠机灵办事,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那时候,他积极带着团里的年轻人,把放哨的活儿干得漂亮,得到了农会干部们的一致夸赞。
1927年,毛主席他们又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那会儿还搞了一场超带劲的农民运动演讲。那些话一句句都刻在了年轻的毛远耀心里,也让他铁心要为革命一直勇敢地走下去。
1929年,毛远耀冷不丁收到毛泽民托人送来的加急信。信里说,党中央在上海秘密办的印刷厂,被严重破坏了,得赶紧转移到天津去。
那会儿地下工作特别紧急,又必须得做,所以一直都缺人手。而且毛主席很了解毛远耀的想法和本事,就推荐了他。
毛远耀一直盼着这个机会,马上就乐意地决定去了。1929年,他全身心干起了秘密印刷的活儿。就在这一年12月,他正式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那时候毛远耀年纪不大,可党组织很放心,把各种重要任务都交给他。有时候他晓得有些任务有暴露和牺牲的风险,但一点都不害怕,这么多年执行任务,几乎没出过岔子。
难能可贵的是,在党组织里,毛远耀不咋跟别人讲自己和毛主席的关系,就担心上级知道了会给他特殊照顾。
在潜伏的那些年,毛远耀压根没机会见到毛主席,只能从别人嘴里打听这位堂叔的消息。一直到1937年,毛远耀才有了去延安学习的好机会。
到了延安,毛远耀可算见到了好久没见的毛主席,心里那叫一个百感交集。毛主席对毛远耀以前干革命的本事和办事方式,那也是夸赞有加,这让毛远耀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之后经毛主席安排,毛远耀进了抗大念书。但之前他小学六年级没读完就辍学了,心里静不下来,老想着快点投身革命。
毛主席知道这事儿后,就耐心恳切地开导他。当时毛远耀能力很强,可就是不晓得该用啥态度、啥方式跟党内同志打交道,这是他心里头的一个大麻烦。
毛主席跟他讲,在学校不光能学到专业的军事计谋,还能养成做人做事的好法子和习惯。毛远耀年纪轻轻,确实该静下心来提升自己,为以后的革命路好好沉淀。
听了这些话,毛远耀一下子就想通了,接着就一门心思、特别认真地看书。就从那时候起,给他日后当上市长取得更大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抗大毕业后,组织调毛远耀去中央军委秘书处当重要干部,这一下他跟主席的距离更近了。那时他主要负责记录主席在会上讲的话。
好多党内的人都盼着能得到这份文职工作,最后却被毛远耀得到了。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心细,还跟主席想法一致,确实没谁比他更适合干这活儿了。
在毛主席身边,毛远耀能力提升不少。天天受熏陶,他慢慢有了些治国的想法和办法,连主席看了都特欣慰。
一直到1938年,都跟主席在一块儿。这时候毛主席让八路军总政治部把毛远耀调去办印刷所,看得出来很认可这个堂侄的本事。
创办那阵儿,毛远耀啥事儿都自己干,常常不怕路不好走,跑去西安和武汉买各种器材装备。后来他一直到处奔走,终于把八路军总政治部印刷所办起来了,他自己当了所长。
工作那会,毛远耀经常去找毛主席,一个劲地问工作上碰到的各种难题。后来他承担的那些职责,全靠毛主席用心教导和指引。
另外,毛远耀还当过武汉测绘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在任时靠自己本事,为国家发展出了很大力,1987年才正式退休。
这么说吧,毛远耀走的革命路,一路都是照着毛主席的指引前进的。在毛远耀看来,毛主席不光是自家亲人,还是他的老师呢。
就算到了晚年,毛远耀也一直记着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94岁时,他去参观毛主席故居,还饱含深情地向主席表达感谢。
毛远耀投身革命长达62年,大半精力都奉献给国家了。就算退休后,心里也一直装着祖国,到去世还惦记着老百姓呢。
这种做法,就跟好些年前毛主席对自己的恳切教导差不多。在毛远耀看来,年轻人得知道红色血脉传承以及为国奉献这些事儿,还得担起这个责任。
2013年,毛远耀突然生病,就住进了医院。后来,101岁的他没抢救过来,在武汉去世了。
这消息一传开,好多中国人都悲痛万分。到了他的追悼会上,好多革命者的后代都来到现场,就为送这位大半辈子都扑在革命上的老同志最后一程。
让人感动的是,毛远耀住院的时候就跟儿女说了自己的遗愿,他没想着把自己这辈子攒下的30 多万积蓄留给家人,而是打定主意把全部财产都捐给国家。
毛远耀到了晚年,对教育极为看重。他当年在抗大学习,就体会到教育对人的影响,能让人发生改变,带来力量。在教育对国家的影响这方面,没人比他更清楚。
毛远耀和妻子胡觉民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衡阳以他俩的名义,设立了个教育奖励基金,就是为了让学生更看重教育的作用,培养努力上进的精神。
毕竟啊,少年厉害国家才厉害,少年能独立国家才能独立。要是想让国家有更灿烂的未来,这担子肯定得青少年来挑。这么一看,就能知道毛远耀同志的眼光有多长远啦。
得说一下,毛远耀在毛家可是独一份儿的长寿,活到101岁呢。他亲眼看着咱国家从啥都没有,慢慢变得啥都有,从弱小变得强大,而且他还为国家的这些改变出了不少力。
毛远耀离职时是副部级,但他这人一辈子就喜欢平淡朴素,临了也没对自己葬礼提啥要求,就这么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地走了。
虽说他走得普普通通,但在革命和为国家做贡献这方面,那可是干得风风火火。毛远耀这个名字,咱们得记在心里,也得时常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