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国取消455亿芯片订单,美国财长回应,官方表态释放何种信号
中国取消455亿芯片订单,美国财长回应,官方表态释放何种信号

发布日期:2025-10-10 12:40    点击次数:121

过去几年,芯片这事儿在中美之间一直是火药味十足。2023年刚开年,中国芯片进口一下子少了455亿颗,按市价算,差不多是3000亿人民币的存货。

不是说市场需求突然没了,而是中国自己的造芯片本事涨了,原来一年进口量全球最大,现在国产货能顶得上,进口依赖就自然下来。

这对过去靠中国市场挣钱的美国芯片大厂来说,压力真不小。

你看英特尔、AMD这些名字响当当的企业,股价跟着跌,利润缩水。英特尔甚至打算把技术人员裁掉两成,省点人力成本。

这背后其实逻辑很简单:进口少了,说明中国自己产能跟上来了,没那么缺洋货。

具体数据说话,2023年1到5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数1865亿件,比2022年同期少了将近两成。基础芯片以前得靠外面,现在国产生产线能顶住。

海关数据也实锤,进口总金额掉了21.3%,只剩下1319亿美元。

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有影响,但最关键的还是中国芯片自给率在涨——2020年是16.6%,2023年已经到了23.3%,这速度不算慢。

像长江存储这样的企业,就是典型代表。2016年刚成立,到2023年已经能做232层的NAND闪存,性能不比三星、美光差多少。

美国芯片管得紧,是想卡中国脖子,可结果是中国进口芯片金额2023年全年降了15.4%,只剩3494亿美元,进口体积也少了10.8%,到4795亿颗。

有些是疫情后市场需求回落,但国产替代占了很大一块。如果把那些外资在中国开的工厂也算进去,自给率能到23%。这数据对美国芯片巨头来说,绝对是坏消息。

美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2023财年营收直接砍掉一半,原因很直接——中国5月查它产品,说有安全风险,关键领域不准用,营收一下少了六成,市值蒸发了668亿美元。

原来美光在中国市场分得大头,现在空出来的份额,国产企业像长江存储就能补上。

2023年4月,工信部在北京搞了个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部长亲自主持,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华为、中芯国际这些龙头企业都去了,讨论怎么统一全产业链的标准。信号很明显:中国要抱团搞大事,以前各干各的,现在统一标准,集中力量攻关。

委员会目标就是建标准体系,推动自主创新。高端芯片进口占比小,基础芯片国产已经能顶一大半了。

产量也在涨,2023年4月产了281亿颗芯片,5月又是300亿颗,前五个月就做了1400多亿颗。

这进步直接影响市场价格,比如2017年8G内存条500块,现在16G才200块,价格直接砍半。这种变化,谁还愿意花大价钱买进口货呢?

到2024年,芯片进口还在降,降幅15.4%,但进口设备却涨了,本土企业加紧扩产。

长江存储计划2025年初开始发货294层NAND闪存,新厂投资29亿美元,准备进军DRAM市场,用上硅通孔技术。

2025年头七个月,中国芯片进口总额又降了1.6%,到10.39万亿人民币。

长江存储母公司也在2025年9月重组,准备上市,目标是2026年底拿下全球NAND市场15%的份额。用国产设备生产,避开美国的管制。

美国企业日子不好过。英特尔2023年运营亏损,裁员20%,中国市场原本占它营收27%;AMD也是,2025年5月预期亏15亿美元。

美光还没完,中国2025年9月又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江苏半导体协会说倾销幅度超过300%。

价格从2022年的3.36元跌到2024年的1.62元,降了51.77%。商务部公告正式启动调查,这意味着中国不但不服输,还主动出击。

过去闪存市场都是三星、海力士、东芝、美光、英特尔五家垄断,96%的份额都在他们手里,中国基本零存在。

现在长江存储分了一杯羹,市场没了“火灾”式的价格暴涨,价格稳住了。美光以前在中国只卖不投,贸易战时第一个响应美国制裁,现在被查活该。

商务部跳脚喊不公平,但中国没得选,只能咬牙顶住,现在本土企业起来了,影响反而小了。

总的来看,这场芯片“拉锯战”本质上是技术实力的比拼。美国想卡中国脖子,结果却逼出中国自己的产业链和创新。

对普通人来说,芯片价格降了,买电脑、手机便宜了,企业也更有底气搞自主研发。未来这事肯定还得继续拉扯,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芯片产业正在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