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养孩子还讲经济规律吗?过去与现在的反差答案
养孩子还讲经济规律吗?过去与现在的反差答案

发布日期:2025-07-13 05:58    点击次数:110

"多双筷子的事,二十年后就是台ATM机!"这句上世纪90年代的生育宣言,放到今天恐怕连说出它的二舅都要脸红。当财经博主温义飞在2023年度盛典上抛出"现在生孩子等于二十年前买房子"的观点时,评论区瞬间分裂成两大阵营:老一辈忙着转发"早生贵子"的养生帖,年轻人则甩出尿布价格表反击"生个吞金兽不如买基金"。

父辈的"人力期货"算法

上世纪养育成本的计算器只有加减键。邻居王婶连生三个闺女叫"分散投资",孕期啃咸菜就当"原始股建仓"。这套模型的底层逻辑简单粗暴:孩子=免费劳动力(六岁打酱油十六岁进作坊)+教育存折(一学期学费抵不过当下两杯奶茶)+养老保险(道德绑架比法律合同更管用)。我三姨至今念叨"喝米汤养大三个儿子",却选择性遗忘当年全家五口挤十平米的筒子楼,更没算过三个男孩的饭量能让现代宝妈直接晕厥。

年轻人的"风险评估"革命

如今生育决策会议堪比投行项目评审。95后夫妻的Excel表里,尿布单价对标上市公司财报,早教班收费曲线比比特币还刺激。深圳的年轻父母发现,给孩子报英语启蒙班的钱足够在天津付个小户型首付——难怪温义飞建议"逃离北上广,去老城市捡漏"。但更致命的是机会成本:闺蜜小美的30%涨薪机会被HR一句"未来三年还生吗"当场击杀,职场妈妈的简历在猎头眼里成了"高风险资产"。

时代裂痕中的新逻辑

当住建部公布全国6亿栋房屋时,住房焦虑似乎该翻篇了;当天津用1/5深圳房价提供33所三甲医院时,医疗资源看似也没那么稀缺。但问题从来不在绝对值,而在于分配方式——学区房仍是中产家庭的"刚性兑付",985录取率依旧是丈母娘眼中的"市盈率"。温义飞说的"教育资源过剩"或许在统计意义上成立,可海淀妈妈们永远觉得学位永远差一个。

有意思的是,经济学在此展现了它的双面性:既有人因"养不起"拒绝生育,也有人像温义飞所说"生了孩子反而激发搞钱动力"。这就像二十年前骂房价高的人,和咬牙上车的人,如今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财富轨迹。当老一辈的"养儿防老"变成年轻人调侃的"养老防儿",或许生育从来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我们对未来究竟押注血缘还是货币的信仰选择。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