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7 07:12 点击次数:146
如果要在当代网络世界评选一个“蹭流量”的教科书级人物,“饿晕姐”绝对能入选TOP3。这位来自英国的网红在中国的旅游操作,可以用三个字离了大谱。吃麦当劳却吐槽中餐“灭绝”,站机场怒喷中国物价高,愣是把中国人气到齐刷刷发了280万条评论怼她。这姐们的存在简直是文化碰瓷届的营销形式鉴赏一条龙——讽刺、抹黑、扮可怜,她玩的每一招都精准卡着人们的痛点。这波操作,告辞了吧!但临走前又开直播吐槽,别说,这把流量的火还是点燃得很旺。
先说这位“饿晕姐”是怎么扎心的。明明是在广州这个无论是路边摊还是高级餐厅都能一网打尽美食的天堂,却满面愁容闯进麦当劳说“没找到中餐”。她不逛热闹的大排档、不闻广东猪脚饭,只在高端商区的美食区晃悠三小时,硬说这是“美食荒漠”。这种行为,你说是迷路吧,那也太“精准迷路”了;说是挑剔吧,偏偏转角网红火锅却吃得津津有味。再来直播机场,说中国物价贵吃不起饭,全程对着镜头怒撂狠话,仿佛台本已经写好。要我说,这哪是迷失在中国的游客,根本就是人设铺得明明白白的文化碰瓷大师。
更离谱的是,她这一套碰瓷剧本早就不是第一次亮相。去年去印度,说泰姬陵没想象中美,啃着炸鸡桶指责印度美食不如英国炸鱼薯条;前年去埃及,蹲金字塔脚下啃三明治,嫌它像堆砂石;今年到中国,干脆直接上了个“地图炮”,踩长城说它是“破墙”,踩粤式美食说“灭绝了”。甚至信口开河造谣中国人年薪十万美金的言论,简直有种“我编,我骄傲”的荒诞感觉。这一路看下来,一点也不稀奇,套路早就是剧本级别地循环上线。
这次她的碰瓷还真砸了个窝心。网友们的反应简直就是群起而攻之,280万条评论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视频留言区,火力全开地开怼。不少人直接甩出她不吃中餐却啃西餐的来龙去脉,讲解中国饮食文化丰富性、粤菜博大精深。更有不少旅行达人搬出实用攻略,告诉她广州哪里美食最多,光猪脚饭的苍蝇馆子能列出一下午清单。“饿晕姐”成了全民围观和吐槽的对象。你要问她看到这些骂声有啥反应?人家别提多淡定,这黑红的流量越多红利越大。直播伴着骂声,她倒乐得当成白噪音。
而重庆文旅局的操作真的可以打满分。一张“山城百味”地图甩出来,热烈邀请她深入了解重庆的美食文化。既没直接点名批评,也没跌份迎合,自信且风度满分地回击。通过这种“不沾火药味”的回应策略,他们不仅把碰瓷姐变成了笑话,还间接宣传了重庆旅游文化,让全网捧场。相比之下,英国文化博主老路拍长城日出的耐心故事,更让人觉得,有文化的推广从来用不着靠黑别人家来完成。
说到文化碰瓷,背后的产业链其实不小。从碰瓷姐的套路可以看出她的选景非常有针对性长城、火锅、粤菜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她专挑西方人熟悉的标签下手,用最扎心最反差的词句制造误解和争议。结果呢?全网怒了。这也不奇怪,毕竟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历经多年已经摆在全球面前,想抹黑东方博眼球,只能是货拉拉式地拉低自家格调。一边装着受害者,一边摆出西方标准,却看不见米其林指南里超过百家中国餐厅,这“双标”玩的真流畅。但正如网友们"真当现在是那个抹黑别人上位的年代吗?"
"饿晕姐"的表演还没结束。在她短短几天的行程中,无论是美食路线的选择还是语言措辞,都透着设计好的剧本意味。她的社交平台主页里那些“踩一国火一国”的内容更是心机暴露经过这一轮操作,她热度从普通网红直接蹭到现象级红人。虽然她的内容被骂到“地板县”,但她在直播时的流量数据恐怕高到飞起。黑红的收割套路,在眼下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真是再熟练不过。
而真正可惜的是,像她这样的人,透支的不仅仅是自家的好感度,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你踩美食踩符号,但从未真诚地去体验这些文化的深层含义。如果她能抄法国博主老路的作业,认真拍摄中国美景和探索传统饮食,获得的赞誉和支持恐怕是现在的几倍。不然,你吐槽中国美食是荒漠,却又把粤菜铺子视而不见,流量起来了,自己其实站在文化荒漠的边上。
的确,“文化碰瓷”能暂时造热度,但长期效果却并不乐观。且不说网友们对她的愤怒,更多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微妙变化。在过去,一些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偏见还可能引发广泛讨论,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文化人真诚赞美东方,这种抹黑的对抗性显得越来越格格不入。好比故宫的修复技艺,米其林里的中餐精选,这些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厚度。
而“饿晕姐”离开中国时丢下的那几句“物价高”的吐槽,则更像一个注脚碰瓷套路是表面热闹,实际尬点连连。真正喜欢一个地方,物价高低或美食风味根本不该成为黑化的理由。吃不起高端餐厅,那就试试平价的大排档;太古汇嫌贵,那还有广州遍地的街边窗口,随便一碗云吞面都能让大厨摸着良心出品。
360行都逃不过大家都不傻。妈妈教过的老理——挑剔别人是一件容易又无意义的事,想流量却要靠“踩踏”他人的文化来成名,难免显得短视和幼稚。那些造谣中国人年薪百万的无稽之谈、吐槽正宗粤菜是荒漠的荒唐言论,倒不如好好补补世界地图了解一点基本的文化常识。否则,这波流量过后,谁还愿意为她的文化碰瓷“买单”?
“饿晕姐”眼中,中国是“美食荒漠”,长城是“破墙”,物价是“刺客”,年薪是“百万”。你们信她嘴里的文化评价,还是信经历过这些美好的人?你认为文化碰瓷的行为还能在网络世界蹦跶多久?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