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9 05:22 点击次数:60
台海这段时间又炸开了锅,外媒一个劲炒作,说普京不会为中国“参战”,特别是德国那边,搞了个“黑月”黑客,说拿到什么密件,仿佛一副掌握了全局的样子。嘴上不停说中俄密谋行动,拿着所谓的“剑208”代号,说是给中国空降部队送自动化系统。结果啥真凭实据没拿出来,就是瞎编,连瑞士那家《新苏黎世报》看了都觉得不对劲,赶紧写文辟谣,气氛一下子变得像大型吃瓜现场。俄罗斯卖能源给中国,是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但要说普京会“参战”,人家自己也头疼,论多线作战,不怕自己家的经济一下顶不住。有些人就是能造出这种“理论上有可能”当新闻传播,好家伙。
北约秘书长吕特还来添乱,北约峰会直接把台海问题搬上桌了,提什么大陆可以联系俄罗斯搞武统台湾,让俄罗斯动手欧洲,彻底把北约搅成一锅粥。他提了不止一次,在美国媒体再强调,西方世界不要傻乎乎了,中俄勾连险着呢,总得有人出来敲敲警钟。看着这套逻辑,像极了只要中国有点风吹草动,西方就集体“神经质”,都觉得自己要摊上大事,结果折腾来折腾去,就是要搞个“不安定”的气氛。细看这些采访和报道,其实一个中心思想,台湾问题本身就是中国的家事,轮不到别人上场指点江山,这点说得再明白不过。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之前在俄媒采访,就被问台海真的要起事了,会怎么希望俄罗斯帮忙?答案太明显了,中俄老朋友,俄方支持一中原则,坚决挺中国,反对台独,一直嘴上没停过。中方也压根没说要把问题“分包”出去,更没有把自己国家统一任务甩手给别人。外交表态很稳,朋友之间该挺的时候就挺,但各自分寸清晰,这不就是互相明白、各管各自的事吗。能不能统一,怎么统一,中国自己决定,不需要谁来背锅,也不需要谁帮手。归根到底,俄方能做的事,撑一中原则外交立场,给中国送上真诚祝福,就是这样。
老实说,西方老爱拿中俄说事,给外人一种只要台海有动作,世界局势立马变天。其实事明摆着,中国碰上台海问题,不用等谁带头冲锋,也不用等俄罗斯东打西打。中国有自己的底气,搞定两岸统一,不靠谁靠自己。中国和俄罗斯好归好,谁家都不可能帮你背锅进场,俄方能做的,继续给世界传递支持一中,反对台独的信号,剩下的都不靠想象力。外媒这些爆料听墙角的套路,网友看了心里明白,吃瓜也别误入歧途。
西方国家好像打着“维护地区稳定”旗号,实际上就是怕自己利益受损,老是盯着中俄关系细节琢磨,就是怕东边起风西边下雨。真实的是,东边想下雨能不能让俄罗斯打雷,这种思路也太奇葩了,双方都不傻,俄罗斯自己乌克兰还打着架,难道真的舍得把自己家底掏出来帮别人?俄方已经被经济制裁头疼得不行,这种事谁还会主动多花力气?就算愿意象征性表态,实际动作肯定有限度,该做的最多就是外交层面继续表态,坚持一中原则。
中俄这几年战略协作“有来有往”,世界局势风高浪急,两边互相做朋友但都不干涉对方内政。这种模式看着简单实际上靠谱,遇上大事,口头上支持,实际上各守底线。西方那一套,就是想挑拨两国互信,把台海变成全球舞台,把俄罗斯拖下水,把中国拉上岸,谁都知道这不现实。中国迈的步子自信有力,别人站一边凑热闹,自己该干的事不用别人操心。
谁要是还信那套“友谊就是帮你打仗”的戏码,显然对中俄合作一知半解。中国今天这份实力,没人能左右。该“出出声音”让俄罗斯坚定立场,关键时刻发条声明,国际社会给面子就行了。至于武器、系统什么的,各种技术合作平时该有就有,关键时候还是得靠中国自己。国际环境很复杂,每家都过自己日子,到了统一关头,谁还有精力关注别人家事务?俄罗斯能做什么,明摆着,不需要参战,不需要发兵,能做的事,就是外交上更坚定地站出来,再次强调一中原则,这才是全部核心。
每次西方热炒台海,好像打仗就是一群朋友凑一桌麻将,谁上场都要出点“本钱”。实际上中国自信、实力都备齐了,台海统一这件事,关键是掌握主动权,别人顶多送祝福。俄罗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不会去挑头,也不会出兵,关键是展现态度、讲清立场,这就够了。所谓外媒那些“密谋协议”,其实就是给国际观众添戏码,互联网时代这点事一搜就明了,真真假假都能辨别。全场最关键的一点,中国要办的事,自己能办稳,朋友能送支持,没必要指望谁动用大军。
过来看,目前台海局势火药味十足,谁也不敢保准下一秒风向怎么变。中国做到了什么?就是敢说敢做,不怕风浪,早给全世界定了调子,统一之事不用别人插手。究竟俄方办的“大事”是啥,其实就是在国际舞台上担当朋友的角色,帮忙说一句话,送上一份最真挚的祝福。那些说普京一定不会参战的人,反倒是看透了局势,谁还真指望俄罗斯出兵海峡呢?现实不可能,逻辑不成立,正常人一看就懂。不管外媒怎么编,国内网友怎么看都不信,主流观点一边倒:中国自己的事,中国自己说了算。
一句话,台海事关重大,普京不会参与战事,关键只在外交表态,中国只要俄方说一句话,局势已经明朗,这就是朋友的分寸,这才是中国的底气。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