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1 13:44 点击次数:141
债券收益率飙升背后,发达国家债务“心脏病”正在发作,全球市场迎来残酷的重新定价。海外投资者上个月抛售了6.39万亿日元的日本国债,这个数字相当于439亿美元。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3.222%,创下199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仅在日本,英国3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至5.64%,达到1998年以来最高点。 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攀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全球债券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转型。 从美国到日本、从法国到英国,即使各国央行暂停加息或开始降息,长期国债收益率仍不断攀升至数十年高位。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飙升16个基点,达到5.51%的惊人水平,一举突破1月创下的数十年高点。 英国借贷成本达到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日本债市同样遭遇历史性时刻。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上首次突破3.20%,10年期收益率突破1.627%,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峰值。
这场全球债市的大幅调整背后有明确驱动力:各国财政赤字激增和公共债务上升、通胀顽固居高不下、央行信誉受到质疑,以及投资者心理转变。
美国的债务占GDP比例从疫情前的不足80%攀升至预计2025年中期的近120%。 即使在经济状况良好时期,美国财政赤字仍维持在GDP的6-7%左右。
日本的债务负担最为沉重,超过GDP的250%。 多年来日本央行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限制收益率上升,但在全球压力下被迫调整政策。
通胀是另一个全球性推动因素。 当经济中价格普遍上涨时,固定收益债券支付的实际价值被侵蚀。 如果通胀持续走高,投资者不会接受低收益率,他们会要求更高回报。
各国央行面临严峻挑战。 2024年全球有多达74%的央行降息,为2021年以来最高比例。 2025年迄今各国央行已累计降息91次,创下了2020年以来最快宽松周期。
但债券收益率却继续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量化紧缩(QT)。 多年来,各国央行通过购买债券来压低收益率(量化宽松)。 如今它们正在缩减资产负债表,减少作为债券买家的角色。
日本央行自1月以来未再加息,持续通胀再次冲击长期债券前景。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上月表示,如果当局确信国内需求能够保持稳定,将恢复加息。
全球发达国家债券已完全捆绑在一起。 跨境金融机构对债券的投资往往运用组合策略:美国的养老金不仅持有美债,也大量持有日债和欧洲债券。
这些机构为避免外汇风险导致手上外国债券贬值,通常会使用各种工具如外汇掉期工具进行外汇对冲。 这些外汇对冲工具就像一条铁锁,把各国债券全部捆绑在一起。
美元信用是整个全球债务经济的主心骨。 一旦美元信用出现问题,被大型机构分散配置的各国国债,就很容易出现连环爆雷情况。
美国国债的安全资产属性正悄然生变。投资者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短期投资者比例的上升,使得美国国债在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流动性属性成为主导。
面对潜在全球金融风险,投资者纷纷转向避险资产。 今年迄今,黄金价格已上涨了逾30%,在美股牛市中的回报率达到了标普500指数的三倍。
周二,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 年初至今,金价累计涨幅超33%。 现货白银价格也突破40美元的关键位置。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建议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配置约15%的黄金等另类货币。 他认为当经济不景气来临时,黄金是非常有效的分散投资工具。
债券市场行为出现反常变化。 安全避险行为已经减弱。 过去的危机、战争或冲击通常会引发对债券的抢购。 但在2023-2024年,即使全球冲突不断,债券收益率却几乎没有下跌。
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发现,欧洲收益率变动中有三分之一可以直接追溯到美国国债影响。 当美国收益率上升时,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跟随上涨。
金融市场的定价锚正在松动。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5年前2020年的低点高出了15倍,这个数字背后是市场对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的集体担忧。
黄金价格突破3500美元创历史新高,白银也站上40美元关口,这是市场对传统避险资产失去信心后的自然选择,还是预示着更深层次的货币体系变革?
上一篇:广州rfid高频打印机
下一篇: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