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18:27 点击次数:168
四川的“引大济氓”工程最近成了热议话题,毕竟静态总投资574亿,这规模就像给水利工程圈里的“宇宙第一大项目”打了个电话,让人不得不关注。不仅工程体量大,这事还关乎整个成都平原的“水命”,看着挺远,其实是关乎咱们饭碗里的大问题。有人可能纳闷,这工程到底“壕”在哪?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巨型工程的神秘面纱。
先给大家撸一撸重点:项目名头够响,叫“引大济氓”,国家层面点名、四川省一号工程,全国水利工作会上都给了它VIP待遇。一句话,这事多重要,“考卷”上已经画满红线。从大渡河引水到成都,这想法在项目研究报告里已经落了实,工作推进节奏不含糊,先导区水网方案都定下死命令,2025年必须动起来。如今,施工准备项目估算投资21.26亿的招标代理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就看国家抽象派大boss的批复了。
对搞工程的人来说,这可是一块硬骨头,但硬得值钱。光是施工招标的操作风险就让人提心吊胆,公告明晃晃写着,“实施招标人不负责也不补偿”。这翻译一下就是:想来投标的,自己先掂量风险别怪政府,别的啥也别问。这像不像你去买房,还得签一份自愿风险书,碰到问题离省府几十公里远,见到领导就得喊“爷,这事我认了!”好在风险归风险,老百姓收到的利好更为直接,网传有112个村庄将移民搬迁,换句话说,村子换个位置才换来全域供水,这牺牲没跑。
有人说,水利工程听上去冷冰冰的,但它其实是和生活日常贴得最近的民生大事。想想成都这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再念一句四川干旱频发的老毛病,你就明白大渡河能被写进国家发改委重要项目报告并不是白纸飞檐。再加上从6月的民间推介会上开始,到9月份供水量价框架协议签订,一步步围住了“工程盈利、资金回本”的问题。话说得包浆些,这当然是动员社会一起来分蛋糕,但毕竟理顺了墨水瓶的成本价问题,能让项目加速审批,这是本事。
目前最关键的节点来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拿到手,第三方评估也完成了,最终还得等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水利厅在网上回复网友时已经开始撒糖,说争取今年年内开工,而官网甚至特意开了引大济氓的专题页面,连页面都挂好了,屯着批文一到立刻更新。国家的态度就是四川水利厅的指路明灯,而四川老百姓的心中早已盼出了花儿。
当然,我们也不能光顾着喝彩,574亿的静态投资摆在眼前如何规划、如何运营,注意这里的“运营”,是指工程落地后水价怎么定、供水效率如何保证。别看前面铺垫一个比一个稳,这事真正能不能实现民生大转型,还得继续盯住它的后续操作。投资人看风险,百姓看政策,这件事里多方博弈其实才刚刚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推动574亿巨款的工程,要牵动百村百姓,要解决资金来源、利率政策,还要担纲成都平原日益紧张的水资源挑战。这么多压力齐刷刷涌上来,最终能否给每个人的期待画一个完美符号,真的有可能吗?你觉得,这样的项目值得我们高呼吗?